随着秋风渐起,气温逐步下降,“秋季腹泻”的高发警报也随之拉响。据疾控部门监测数据显示,每年10月至次年2月是我国轮状病毒感染的集中爆发期,尤其是5岁以下儿童的“隐形杀手”。
01 什么是轮状病毒?
轮状病毒(rotavirus,RV)属呼肠孤病毒科,为无包膜双链RNA病毒,因电子显微镜下呈典型车轮状结构得名。它的抵抗力强,污水和粪便中可存活数周,普通消毒湿巾难杀灭,需含氯消毒剂或高温才能灭活。
02 它是如何传播的?
轮状病毒主要通过"粪-口"途径传播,具体包括:
直接接触:接触感染者(尤其是无症状成人携带者)的粪便或呕吐物后未彻底洗手,继而经口鼻将病毒带入体内。
间接接触:触摸受污染的物体表面,如玩具、门把手、餐具等。
食物与水源:摄入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。
该病毒传染性极强,极少量的病毒颗粒就足以引发感染,因此在幼儿园、托儿所等儿童密集场所极易出现聚集性疫情。
03 主要症状与危害有哪些?
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1~3天,随后症状急剧发作,包括:
剧烈呕吐:常为首发症状;
频繁腹泻:大便呈黄色水样或"蛋花汤"样,每日可达数次至十余次;
发热:通常为中低度发热。
最危险的是因频繁呕吐与腹泻引发的严重脱水及电解质紊乱,如不及时就医进行补液治疗,可能危及生命。
04 秋冬防护关键措施有哪些?
目前无特效药,需对症治疗。预防需多管齐下:
接种疫苗:轮状病毒疫苗是预防该疾病最有效的手段,;
注重卫生:尤其是定期重点清洁高频接触点,家长应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,避免饮用生水;
环境消毒:加强污水处理,采用含氯消毒剂或紫外线等方式灭活病毒。
少去人群聚集处:节假日期间尽量避开游乐场、商场等幼儿密集场所,减少病毒接触与传播风险。
05秋冬健康守护提示
秋冬是呼吸道与肠道疾病高发期,守护家人健康,需筑牢“疫苗接种+日常防护+症状监测”三重防线。记住“勤洗手、强消毒、早接种、快就医”十二字口诀,将防控细节融入日常,降低感染风险,让孩子和家人安稳度过秋冬。
供稿:马丽丽 周秀秀
审核:郭 惠